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对于选cm300还是cm500的胡说八道

职场无实物表演的过程中,又想胡说八道了。 有网友说纠结买cm300还是cm500. 这个问题现在对于我来说很简单了。 所以就聊聊这事 黑土地文化传播者赵老师一句话:“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所以,兜里有多少钱,买什么摩托。 但往深里聊聊,我们买车为了什么,虚荣感?幸福感?还是什么? 回忆一下当年我买摩托时的想法。Y情、北京地铁、加上没有北京车牌。 再加上童年姥爷骑过一台玉兔载着我过大街进小巷。 所以,摩托貌似是我在北京上班代步的最佳选择。 是不是刚需,肯定不是。 那为什么选摩托的时候总是总是陷入选择困难呢? 因为人总想得到更好,恰恰商品定价的阶梯都是一个诱导循环,我们总是拿着自己的需求看到了贵一点点的商品而陷入犹豫。 我自我反思时发现,我对自我的标签太过于在意,总觉得一些价格和我身份的不匹配。 但我有是什么身份呢?我到底在在意什么? 自我挣扎一番后,无疑是太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就像孔雀一样总希望用自己华丽的羽翼吸引别人。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意别人的眼光了?是从我出生开始就有这种心理吗? 人不可能从一出生就开始在意别人的眼光,只有在你参与到了社会的交流当中的时候,才开始有了对比。 我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有了羡慕甚至嫉妒心理的时候就是我的同学买了一双科比四代的面包鞋价格应该是1000多,那时成了全班的焦点,回家我就央求我妈也给我买一双,在2000年左右我家还处于低谷期1000块是大钱呀,哪能满足我。但随着我的央求到撒泼打滚,我妈还是咬牙带我去鞋城买了一双山寨乔18。那时我还不理解真鞋假鞋的区分,就穿着大摇大摆的上学显摆,结局大家应该也能猜到,买科比四的同学是个行家里手,把我这山寨一顿痛批。 后来,我没有因为被同学嘲笑所苦恼,反而一直在思考,同样是穿在脚上的鞋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认同差别?还是穿上一双正版的鞋子之后你就不再是你了? 当然,这件事没有对我造成多大影响,反而让我更加深刻思考生活的目的。 我们生活到底目的是什么? 从小就经常听见,你要成龙成风,你要成为人上人,我们不停的学习不停的考试,不停的拿证书,毕了业就开始疯狂的找工作,被催结婚,被催买房,为了还房贷更要不停的拼命的工作,不可避免的有了孩子,还要为了孩子的奶粉钱、学费去熬夜加班。 这貌似变成了一种循环,让你周而复始。 我一度很抑郁,不知道自己拼了命的拿第一到底为了什么,毕业了就开始没命的为了赚钱而奋斗,始终处在疲惫的状态,生活的必需品都有了,也还是被催促要获得更好的而继续去为了钱拼命,到底为了什么? 在一次异国他乡自我放逐的经历中,偶遇一对儿老夫妻,他们一生都在农场里度过,60岁后两人开始旅行生活,想看看自己国家的美景,此时正处太阳落山,他们将房车停在路边,欣赏着夕阳,我好心提醒他往前开20公里就是纪念碑了,在那里欣赏岂不是更好,老先生跟我说,只要停下来欣赏,哪里都是美景。 这句话犹如雨夜的炸雷,我在那时突然就想清楚了,我之所以会变得疲惫且抑郁,正是我一直想往前冲,但却忘记了我们在生活中真正的美好是去让自己放松下来欣赏路途中的美景。 所以,从那以后,我不在那么抑郁,我不再为了我想要什么去奔波,而是我需要什么再去做什么,生活也因此变得简单而轻松,状态也逐渐变得好了起来。 在选择摩托车也是一样,上一篇里讲过,买的第一台车是cb190,外观我喜欢,价格也是轻松承受,后来因为需求改变换了cm500,价格依旧是我能轻松承受的,当然你说有没有更喜欢的,那是一定有,但是那不是我需要的,我不会因为一个非刚需载具让我老婆不开心,并且我也没有拿一台车去混一个圈子的需求,摩托不是标签,我只需要他带给我上班途中的便利和自由感。Cm500都给我了,假如我只有3万多块钱,我可能毫不会犹豫的买cm300,因为我不必因为一台载具让我的钱包透支,让我徒增烦恼。 总之,啰嗦到这里能看到这的朋友,我非常感谢您。因为我没有精心的安排文字语言,也没有什么推荐,只是分享一下我当下的心态,喜欢聊天的朋友留言互动吧。假如在言语之间你认出了我是谁,也别跟公司老板举报我摸鱼哈,祝大家骑行快乐!

对于选cm300还是cm500的胡说八道
已收到(0)位骑士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