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惨被白瞟

今天朋友在同城找到了一台川崎忍400,忍400采用锐利的新世代忍者家族外观,性能更优于上一代、输出动力更强大、重量更轻
趁着天气好,加满油,走起

视频尾部为咸阳湖二期市民休闲中心花絮,因小编感冒了,就没有编辑,不感兴趣者自行略过。

Ninja 400在外形、后减震器结构以及轻量化方面从Ninja H2身上受到启发,这也正是将旗舰车型技术下放到入门级车型上的主流设计。除此之外,Ninja 400还采用了大量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以适应不同体型的驾驶者。

升高车把与略微前移的脚踏让操控更加轻松,分体式车把也采用收窄的设计。
Ninja 400与Ninja 650采用相同的LCD负显仪表组合,可以显示挡位、里程、区间里程、剩余里程、油耗、时间、水温、eco模式等。

前刹车采用310mm单刹车盘搭配单向双活塞日信卡钳,全新设计的刹车总泵提升了制动力,标配ABS。

后刹车采用220mm单刹车盘配单向双活塞日信卡钳。

Ninja 400搭载全新的399cc水冷双缸发动机,最大功率33.5kW(45Ps)/9600rpm,最大扭矩38Nm/8000rpm。5.8L的加大空滤保证了进气效率,还配有机械加工的平衡轴与锻造凸轮轴。川崎为Ninja 400装载了更加紧凑的滑动式离合器,啮合范围更广、控制也更加舒适。

后减震器带有5段预载调节,发动机后端有的高刚性延伸平台,用于连接车架、后摇臂和减震器,将四个点位固定在一起,使之受力更加均匀。这样的设计可以将车辆重心降得更低,简单的设计却拥有极大的刚性,还能为车辆减重做出贡献。

链条传动

全新设计的刹车总泵提升了制动力,标配ABS
Ninja 400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战斗,而是为日常驾驶做了更多考量,整体坐姿相对直立,车坐垫相比同级车型更加舒适。轻量化设计在实际驾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会为新手提供更强的信心。
与国际同步的发动机参数足够让人惊喜,新发动机在中低转速区间非常容易控制。当全开油门时,转速攀升的非常快,可以提供轻快的加速体验,挡位非常清晰并衔接紧密。
轻量化设计为Ninja 400带来了轻盈的操控体验,这与它入门级或进阶车型的定位非常吻合,但Ninja 400绝没有舍去Ninja家族的运动性,日常通勤与初级赛道驾驶都可以胜任。
强化后的刹车系统为驾驶者提供了足够的信心,刹车油管规格和材质都进行了严格把控,ABS系统介入也十分积极。
滑动式离合器已成为川崎车型的标配,可以弥补降挡补油时的错误操作,在赛道或是多弯的山路能更加安心驾驶。邓禄普轮胎在街道中提供了不错的抓地力,相对Ninja 400的排量而言,这套轮胎并不用后期更换。
三大缺点
前叉太软,热血山路时支撑性不够
相比2019的新R3搭配着37mm的倒叉,NINJA 400则是搭配着41mm的正叉,虽然有着41mm的管径,但相比倒叉的支撑及运动性,在山路的下坡路段差异就会较为明显,NINJA 400的前叉在热血跑山路中,虽然在上坡路段算是堪用,但来到下坡路段重煞时就显的吃力许多,会产生多余的摇动与支撑性不够,让车头不能够稳定的去导向,甚至影响煞车性能与距离。
脚踏位置略低,容易踩到排气管尾段的保护盖
原厂的脚踏位置为了能保持舒适的骑乘三角设计的较低,甚至于右侧的脚踏位置,在骑乘时很容易采到排气管尾段的防烫盖,建议时常热血、战斗的车友,改个半组脚踏后移或整组脚踏后移,就可以改善这尴尬的问题。
手把位置太高
NINJA 400的把手虽然是采用分离把的配置,但以仿赛车的标准来看,手把的高度还是略高,毕竟300-400c.c.级距,都希望能做到平日能骑乘通勤,偶尔假日能小热血的目标,而非单一方面往赛道与山路骑乘作设定,虽然NINJA 400有着仿赛般的外观,但在把手的设计上却没么低,在骑姿的方面也没那么低趴与战斗,相对来得憋扭。
让朋友请吃饭,再告诉他能不能购买
因为试车是在咸阳的高新区,所以就选择了咸阳有名的传奇饸烙,一口香,3元一碗,真心不错
一连四碗,舒坦
这台车20年3月上牌,目前行驶了4000+公里,综合上面看到的车况,朋友问4个W入手值不值,我认为值得入手,原版原漆,车况巅峰,确实难得一见,有不同意见得大家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