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摩这件事要讲逻辑
禁摩这件事要讲政治,讲政治要言不繁,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骑摩托车上班和旅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交通管理者要为此奋斗努力,而不是与己方便,与民困难。 禁摩这件事要讲法律,前几天特意发了一篇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回看。

禁摩这件事要讲科学,城市治堵是个科学课题,禁摩以后会增加一部分汽车,或者不禁摩会有一部分人骑摩托车,汽车和摩托车谁占用的道路资源多? 今天,再写一篇《禁摩这件事要讲逻辑》。 禁摩城市在管理摩托车问题上不能逻辑自洽。 首先,我们把城市交通的参与主体先逻辑一下: 交通工具首先分运货的和运人的,运人的分公共交通工具和私人交通工具,私人交通工具分机动车(主要有汽车、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和非机动车(主要有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我们也可以约定俗成地把有动力的私人交通分为四轮车和两轮车。另外还有行人以及近些年冒出来的各种平稳车(它们目前被界定为off road) 城市交通管理规则对参与的交通工具不能双标,不能歧视,这个是正当、公平的吧? 好了,我们看各地禁摩的理由都是些什么?它在逻辑上如何不能自洽? 一、说摩托车不安全。那汽车安全?电动车安全?汽车和摩托车撞时比较安全,汽车和汽车撞呢?摩托车和摩托车撞呢?安全的程度有差别吗?差别大到非禁摩托车不可吗? 二、说烧油的摩托车不环保。那么同样烧油汽车环保吗?更重要的,按载人平均,排量比摩托车大二、三十倍、经常也是载一两个人的汽车就环-保-吗? 三、说摩托车胡乱穿行造成交通混乱。这样讲话的前提,那就是设定一个主体是不容干扰的,干扰到了就是混乱,这个主体就是汽车喽,如果主体是摩托车呢,可以因为汽车占更宽的道路、阻碍摩托车就把它禁了吗? 好,我们承认“汽车霸权”,或者汽车的优先级(这个问题我下次撰文讨论),那么为什么不禁到处乱窜的电动车呢? 为什么摩托车能禁也禁得了,为什么电动车不能禁也禁不了? 因为摩托车要守法,车要上牌,人要考照,蜀黍可以罚款,可以扣分; 因为电动车没有法,车无牌,人无照,蜀黍拿它没有办法,所谓法不责众。 现在各城市存在的大量的非法电动车是谁造成的?是禁摩政策造成的,如果不禁摩,广大市民就会顺着摩托车的管理路径上车牌考驾照。城市的交通状态要比现在好得多得多得多!!所以现在要管好电动车,莫过于先开放摩托车,有摩托车用户做标杆,比照管理会顺溜得多。 现在全国摩托车的保有量大概不到1亿辆,大多在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动车保有量在3亿多辆,大部分存在于大、中城市甚至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禁了守规矩的摩托车,放纵了不知道规矩为何物有电动车。 以为禁了摩托车城市会上档次,结果低质的、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车,搞得城市既不高档,也不环保,更不安全。我们制订法规和政策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吗?

最后,拥堵主要是汽车造成的,行车和停车占得面积都比两轮车大得多; 混乱是各方都要努力去改善的,其主体责任不是摩托车可以承担的,不是把摩托车挑出来禁了就不混乱了; 安全事故是现代交通的共业,每个交通当事人在享受交通工具带来和方便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从这个角度讲,蜀黍没有必要特别关心摩托车骑行者的生命安全,和开汽车的、骑电动车的、以及路上的行人一视同仁就好。 至于说环保,这个事有我们常说的“国家几部委”在操心,制定排放标准,设定执行期限,落实检查细则,这都有文明规定,各生产企业也都按国家规定贪污生产,不依法拿办就是,原则上地方不要拿环保的名义来禁这个不禁那个。 我们是一个法律统一的国家,环保不要无限上纲,人睡在床上也会排碳,难道也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