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摩博会|王者归来,本田摩博会释放什么信号?
9月17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拉开帷幕, Honda携多款重磅车型惊艳亮相,以“骑上Honda,即刻出发”为主题,致力于满足多样化的骑行需求,打造多元化生活方式,与热爱摩托车的骑士们共同分享信赖、感动、骄傲的自由移动乐趣。
时过境迁,消失于中国摩博会多年的Honda选择重新回归参展,并带来多款车型,这一接二连三的不寻常释放出一种耐人寻味的信号。此外,Honda此次摩博会展馆外场开展了“酷Cool驾驶体验活动”。在为消费者传递安全观念,骑行技能的同时,传递更多自由移动且帅气的骑行乐趣。
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除了两个合资本田还有另外一个本田的存在,那就是本田技研,全称为“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公司掌管着本田在中国的产业投资和产品研发。本田当年进入中国并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本田中国),由于政策限制还有被形势所迫,一方面当时国内用市场换取技术,也就是在花钱进口汽车的同时,应该要求国外厂方无偿提供相关的技术,促进当时资金困乏的中国汽车工业提高制造和开发水平。
另一方面是在当时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是中国的15-30倍,技术人员就更高,成本是这一方面的因素,中小排量摩托车如果再在日本开发,摊入的成本已经难为市场接受。直至中国加入WTO,允许世界各大汽车跨国公司在中国合资设厂,进行本土化生产。所以才有两个合资本田的诞生。
当时两个合资本田已经开发出的小排量车开始返销日本。看来,全球化的好处,由于中国摩托车产业这几十年开放的竞争,在汽车等行业前面先享受到了。日方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中国是“王谢堂前燕归来”。
日资企业最狠的一招,不在生产资源整合,也不在技术开发的西进,而在于深入和控制中国的摩托车配套体系。日本企业借在华合资企业整合中国配套资源,生产低成本的摩托车,重新进入中国和世界低端市场,是其战略考量。
据说,本田在越南销售的有些车型就是中国组织了部分配套件。八十年代,有部日本电影《阿西们的街》,描述了汽车零件厂工人的艰难生活。现在“阿西们的街”转到了中国,在重庆,在江浙沪,在广东。
但事情总是两方面,中国的配套体系能为日本合资企业服务,也不难为中国企业利用。所以本田的大排车型不在国内生产可能也是有这个考量,想象一下苹果带动了中国的手机产业链从而诞生出诸如华为等一众企业,本田的小心翼翼在商业考量上来说并不为过,毕竟从商业角度来说:谁都不想有更多的竞争对手。何况现在已经滋生出像豪爵这样在国内可以压本田一头的摩托车企业。
本田家大业大,早些年对中国的两个小伙伴没有这么慷慨,大排量他们自己玩,给了个CB 400F等车型,给合作伙伴一块糖算是个安慰奖。当然,产品市场怎么布局还是由本田自己作主的事,但是他们对中国市场过于老成恃重也是人所周知的。本田的战略构想是,在小排量市场上,先把中国的红利尽可能吃尽落袋,至于大排量市场,先让欧美和日本其他厂家先培育,时机合适,他们再大举入境收割。
如今,也许是本田觉得时机已经等到。从去年发布 Honda Wing中排量品牌战略,到今天的重庆展会上本田携手三个本田品牌(新本、五本、Honda Dream Wing)一起亮相。(题外话:今年两个合资本田并没有为展会做特别的报道,原因很是诡异),可以看出本田“一社化”之心正在蠢蠢欲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如何整合,相信日方内部已经有了可供讨论的方案。“一社化”日本人现在不提,但不等于不想,也不等于不悄悄地去做。至于在更广泛的范畴内整合两个合资本田,形成以合资企业为核心,关联企业为外围的中国本田系,到时候是水到渠成。
可能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两个本田会完全被捆绑在了本田的全球体系当中,并有可能被本田根据全球战略来调整甚至牺牲。自己的命运别人做主,两个合资本田最大的危机已经开始显像。可能这样说来对中国的两个合资本田非常残酷,因为他们现在眼睁睁错失中国中大排的狂欢盛宴。但事实摆在眼前,两个合资本田没有自己的东西,永远都受制于人。其实无论是摩托车还是芯片技术,都是如此。
可能有些人会说,你把情况说得这么惨,是不是想让两个合资本田直接向本田投降啊。我想说的是:“那些高呼国产不可战胜,不和我们合作对方血亏的人,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敢于承认现状、认识自我,才能奋勇向前。哪怕国产摩托车有一天真的被本田为首的外企打趴下,无法走下去了也阻止不了我们中国制造的崛起。他们能打压我们的产商,打压不了我们的人才,相信这些在摩托车行业浸淫多年的工程师和企业家,将带着星星之火,传到中国制造领域的每一个角落”。
已收到(0)位骑士礼仪